同志们: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来不得半点松懈。”在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对于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确保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一主题,共同上一堂党课。
一、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
(一)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从历史角度来看,党的政治建设始终贯穿于党的发展历程。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通过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例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政治理念,为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星星之火得以燎原。据统计,在这一时期,全国建立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党员人数从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多人发展到30多万人。从现实意义来讲,党的政治建设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3.9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6000元。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坚强政治领导,彰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二)党的政治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政治上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首要体现。一个政党只有政治上先进,才能引领时代潮流,赢得人民拥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带领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如“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工程成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基石,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党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先进引领。政治上的纯洁性是党的纯洁性的根本保证。党的历史上,通过开展整风运动等方式,不断纯洁党的政治队伍,确保党的肌体健康。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党的政治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脱贫攻坚来看,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奋斗,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是党坚定的政治决心和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党的政治建设能够引导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党一声令下,全国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彰显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凝聚力量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强化政治意识,筑牢政治信仰根基
(一)坚定政治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政治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党的政治信仰基石。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壮丽诗篇,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有名可查和其家属受到优抚待遇的烈士达370多万人,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政治信仰,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