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请大家将手机关机或调至振动、静音模式,开会期间不要随意走动,保持会场纪律。
春节后,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并汇报区联系领导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全镇工作会议,主要是基于这样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春节前后,中央和省、市、区相继召开了经济工作、农村工作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精神都是指导我们干好各项重点工作的重要遵循,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传达并抓好贯彻落实。二是区、镇两级年度考核结果已全部明确,需要我们对照既定考核办法,对2024年度考核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三是对2024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2025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措施,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XX干部,驻镇各单位负责人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全体成员,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共计120余人。
今天的会议共有XX项议程,下面分项进行
……
同志们!前面,我们书面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区有关会议文件精神,XXX同志宣读了XX《XX的决定》,对2024年度考核前列的先进个人和对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工作的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奖励。XX同志对2024年全镇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对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研判,对近期及全年重点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部署,讲得很全面、很实在,我完全同意。会后,全体干部群众要迅速行动起来,对照既定目标,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一体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下面,我就全镇重点工作再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充分认清形势,找准问题症结,着力在“固根基、补短板”上下功夫
(一)努力和成绩值得肯定。过去的2024年,全镇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XX”重点任务,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以增收致富为落脚点,抓重点、疏堵点、破难点,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镇呈现出经济稳中有进、产业全面提升、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我镇在2024年度全区重点工作评价考核中取得了综合第XX名的较好成绩,较上年度上升XX个名次,获得区委、区政府的表彰奖励。特别是XXX等16项考核指标位于全区第一,XX等19项考核指标位于全区前列。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常抓不懈打下的坚实基础,更离不开全体镇村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辛付出和苦干实干。在此,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向扎实工作在一线、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困难和问题更需正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我镇还存在很多不足与短板,形势还很严峻,需要我们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全文约9100字)
一是从年终考核的结果来看:从考核结果具体分析,2024年度全区重点工作评价考核中我镇短板弱项依然突出。XXX位于全区中下水平;政府指标考核中XXX位于全区中下水平。在全镇工作考核中有的村一直走在前列(如XX村),有的村能够迎头赶上(XX较上年度上升XX个名次、XX村较上年度上升XX个名次),有的村却“望洋兴叹”、止步不前,甚至有向后倒退的情况(XX村较上年度下降XX个名次、XX村较上年度下降XX个名次)。
深入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重视程度不足、进取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追赶发展意识不强,思想上重视程度不高,面对问题不思考、推动工作不积极,工作得过且过,一推一动、不推不动,总是以“不会干”找借口拖延,以“不能干”找理由推脱,“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作为、扛责担责的进取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压力传导不够、跟踪问效不实。部分领导干部抓工作还存在重安排部署、轻跟踪问效的问题,总是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做了当成做好了,压力传导不及时,习惯于当“二传手”,平常不下村、不跟进,甚至个别人对安排的工作不闻不问,推动落实、跟进督导没有力度。再一方面是衔接沟通不紧、工作落实不力。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不积极、不主动,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不汇报、不请示,指标性工作进度没有及时掌握。个别干部还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工作落实不见起色,缺乏动真碰硬、攻坚克难斗争精神,以致于工作落不到实处、见不到成效。
二是从全镇“三农”工作发展来看:我们在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各方面的差距还很大,结合全区XX会议精神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讲话要求,总体看全镇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简单归纳为“三大压力”“四大短板”“五大考验”。
第一,我们要应对“三大压力”:一是广大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压力。近几年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压力增大,一部分群众通过东西部协作输转或者就地输转了,那么一部分群众在哪里务工、是否能稳定增加收入?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我们的产业如何发展、地靠谁来种、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土地撂荒、农业收入如何来提高等因素?怎样统筹务工增收和产业发展增收压力很大。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压力。脱贫群众保持高质量稳定脱贫的难度依然较大,全镇仍有XX户XX人脱贫不稳定户、XX户XX人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人突发严重困难户,监测户覆盖所有村,这部分群众脱贫基础还不稳固,存在较高的返贫风险,如何全面消除风险压力很大。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压力。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形态上的空心分布,如何实现人才、产业、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压力很大。
第二,我们要正视“四大短板”:一是标准不高,设施建设仍有欠账。我们XXX镇是第一批创建的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但从公路沿线风貌来看,需要提升改造的部位仍然很多;山区部分硬化道路因排水渠设计不到位,极易出现沉陷、开裂和水毁,加之经费不足,养护困难。二是结构不优,产业培育任重道远。山区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仍以传统的种植结构为主,群众种植旱地蔬菜、水果玉米等高附加值作物的积极性不高,特色产业发展结构不优,链条过短,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任重道远,形成产业规模、实现投产达效还需时日。三是动力不足,发展后劲略显乏力。全镇投融资渠道单一,整户外出人员多,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重大项目多,但是投资拉动不足。四是作风不实,干事创业劲头不足。在全镇干部队伍中,能力欠缺、本领恐慌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第三,我们要直面“五大考验”:一要直面能不能在新形势下全面把握政策机遇的考验。从全省“一核三带”和“七地一屏一通道”发展格局、全市建设“XXX”发展定位及区委“XXX”发展总体要求等发展战略来看,如何融入省市区发展格局,能不能把握、如何把握这些战略机遇,还需要继续深入谋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