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务党建  某局机关党员干部2025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某局机关党员干部2025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1阅读
0下载

 

 

按照市委和局党组关于召开2025年度组织生活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会议主题,对照党员义务,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特别是在近期巡察反馈意见的镜鉴下,深入查摆了自身在生活、思想、组织、工作、能力、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下面,我将本着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进行自我剖析,并恳请同志们提出批评意见。

一、查摆出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方面,理论武装存在“温差”,政治信仰淬炼不足

一是理论学习的深度和转化率不够。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上,存在“上热下冷”和“知行温差”的现象。多数时候满足于党组中心组的集中学习和文件传达,个人自学的主动性和系统性不强,对理论体系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钻研不深、领悟不透。导致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市工业发展的思路、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时,缺乏创造性的结合和应用。比如,对于如何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要求与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等工作精准对接,思考谋划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未能形成体系化、可操作性强的“施工图”。

二是政治判断力和领悟力有待提升。对“国之大者”的理解和把握,有时未能完全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在面对一些复杂局面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潜在风险时,敏锐性不足,未能时时处处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和政治内涵,有时理解停留在字面,未能深刻洞察其对工信领域的深远影响和实践要求,导致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就事论事倾向,政治站位和工作格局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工作方面,担当作为存在“落差”,服务发展质效不高

一是攻坚克难的锐气有所消减。面对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硬骨头”,如部分重点产业链“卡脖子”环节突破、落后产能依法依规淘汰退出等,有时存在畏难情绪和求稳心态。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上,对进度滞后的项目,深入一线协调解决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瓶颈的力度不够大、频率不够高,导致一些原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重大进展的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在争取国家和省级的重大政策、试点示范支持上,主动“叩门”汇报、积极“对上衔接”的冲劲和韧劲不足,存在等待观望、依赖上级部署的心态。

二是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意识不够牢固。虽然经常下企业调研,但有时存在“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调研,未能真正沉下心来与企业家和一线工人深入交流,对企业发展的真实困境和诉求“第一手资料”掌握不全不深。对一些中小微企业反映的融资难、市场准入壁垒、惠企政策“看得见、摸不着”等共性问题,虽然进行了梳理和交办,但后续跟踪问效、推动相关部门形成联动解决合力的闭环管理还不到位,导致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仍有堵点。惠企政策的宣传解读方式有时还停留在“发文件、开大会”的传统模式,企业政策获得感不强,这在区委巡察反馈中也得到了印证。

三是工作落实的穿透力不足。对分管领域的工作,有时满足于会议部署、文件下发,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和措施。对一些常规性工作,习惯于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对工作实际成效的核查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工作在落实中出现“层层递减”甚至“空转”的现象。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例,虽然我市明确了到2025年底新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左右、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改造标杆企业30家以上的目标但在实际推动中,我对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深层原因研究不透,提出的激励和引导措施针对性不强,导致整体进度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三)能力方面,知识储备存在“逆差”,驾驭新局本领恐慌

一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能力不足。

试读已结束,阅读全文(16积分兑换)
VIP会员免费使用全站内容
用户点击“阅读全文”后,全文自动展开,一次兑换后,查阅此文无需再次兑换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温馨提示:会员文章需升级会员(可获赠积分) 或 以稿换稿(2篇换1篇)。
扫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联系邮箱:awitman@163.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