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工作总结
“十四五”时期,是X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县财政局始终坚持以XXX思想为行动指南,将党的XX大、XX及XXX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融会贯通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紧密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着力提升现代化财政治理水平,在财政收支、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及体制改革等关键领域,迎难而上,主动担当,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财力根基。
一、工作成效
(一)财政收支目标完成情况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十四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诸多挑战,X县财政局积极作为,通过强化收入征管效能、优化财源培育体系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五年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21年的XX万元,增长到2025年的XX万元,年均增长X%,增幅处于全市前例。五年收入总量达到XX万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XX%。具体情况如下: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万元,同比增长XX%,增幅排全市第X;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X亿元,达XX万元,同比增长X%;
2023年,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万元,同比增长X%,增幅排全市第X;
2024年,受宏观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万元,同比小幅下降X%,增幅排全市第X;
2025年,通过精准施策稳增长,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达XX万元,同比增长X%。
财政收入规模逐步扩大,为增强地方可用财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21年的XX万元,增长到2025年的XX万元,年均增长X%。五年支出总量达到XX万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XX%,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具体情况如下: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
2022年,支出规模完成XX万元,同比增长XX%;
2023年,保持稳定增长,支出达XX万元,同比增长X%;
2024年,持续加大保障力度,支出规模增至XX万元,同比增长X%,增幅排全市第X;
2025年,科学统筹财力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为XX万元,同比虽有X的降幅,但仍保持合理支出强度。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扩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持。
(二)主要工作
1.服务发展积极有为,经济活力不断激发
(1)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为此,政策的“真金白银”被不折不扣地送到企业手中,五年累计落实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超过X亿元,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金融服务的“活水”被精准引入实体经济,依托市财联中小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平台,累计为超过XX户中小微企业撬动了逾X亿元的融资担保,有效缓解了其“成长中的烦恼”。超过X亿元的专项资金被精准投向企业的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此外,通过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投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得到持续提升,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2)助力乡村振兴。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十四五”期间,持续加大涉农领域资金投入,累计投入涉农资金超XX亿元。其中,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X亿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保障;发放惠农补贴超X亿元,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落实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XX万元,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拨付财政保险补贴超XX万元,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通过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3)促进项目建设。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与债券支持是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全县争取政府债券资金XX亿元,统筹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盘活存量资金X亿元,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聚焦交通、水利、能源等关键领域,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
2.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群众福祉显著提升
(1)“三保”底线被牢牢兜住。始终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序列,通过科学严谨的预算编制、规范高效的预算执行和精准有力的资金调度,确保了基层财政的平稳运行。县级“三保”可用财力的预算安排,始终高于国家测算标准。五年间,“三保”支出总额达到XX万元,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XX%,这笔巨大的投入,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政府机构的正常履职以及基本民生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稳定“压舱石”。
(2)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教育惠民为导向,五年累计投入教育资金X亿元。这些资金重点用于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包括教学楼修缮、教学设备更新;稳步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教育数字鸿沟;全面保障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困难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大力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支持薄弱学校改造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通过一系列举措,持续巩固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全面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进步。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医疗卫生支出X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县医院改扩建、新建中医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同时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政策,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4)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X亿元,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落实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政策,稳步提高社保待遇;另一方面聚焦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实施精准救助。在就业创业领域,拨付就业补助资金XX余万元,落实稳岗返还政策,优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机制,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升群众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
3.财政改革深入推进,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1)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按照国家和省市部署,稳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从1.0版本向2.0版本升级。改革将债务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等核心业务纳入一体化平台,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流程贯通,推动预算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转型。
(2)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引领,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2021年,出台《X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同步开展绩效专题培训,有序推进绩效评价工作。2022年,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内部规程》等配套制度,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实现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同步审核。2023年,基本建成全过程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绩效评价对项目、部门和政策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