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为帅,打造发展“新动能”;民生为本,办好百姓“心头事”;党建为魂,走稳时代“赶考路”。
2.以高水平开放推进转型升级,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创新发展,以高水平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开放提高城市品质。
3.在学习理论中把握新理念、新方法,在学习政策中发现新机遇、新路径,在学习典型中汲取新经验、新做法。
4.一着不让守住“保”的底线,全力以赴夯实“稳”的基础,意气风发拓展“进”的态势。
5.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加速突破、加速崛起的基本态势没有变。
6.一个重量级的项目可以振兴一方经济,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可以改变一座城市。
7.从宏观政策中识别机遇,从动能转换中把握机遇,从发展战略中抢抓机遇。
8.以更有效的思路招项目,以更严格的标准上项目,以更优质的载体聚项目。
9.大潮涌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提质;风帆劲起,产业链云对接再展宏图。
10.守住“保”的底线,抓实“稳”的举措,提升“进”的动能,做好“蓄”的文章。
11.转型发展既要靠经济“硬杠杆”,转型发展又要靠环境“软实力”。
12.用“眼球效应”构筑“投资效应”,以“注意指数”拉动“发展指数”。
13.盘活存量土地,才能打开空间;释放亩产潜能,才能激发活力。
14.精准把握发展形势,精准把握目标任务,精准把握职责使命。
15.以产业功能来定位,以城市功能来配套,以生态功能来融合。
16.站上发展新起点,其形已成;迎来竞争窗口期,其势已至。
17.坚定不移抓项目,矢志不渝抓创新,持之以恒抓环境。
18.抢抓机遇促发展,深化改革增活力,比学赶超勇争先。
19.敢于领跑,才能不负重托;善于领跑,才能闯出新路。
20.在“招商突破”中克难奋进,在“项目提速”中砥砺前行。
21.紧盯改革“关口”,紧跟发展“风口”,紧抓服务“缺口”。
22.接受功能带动“借势融入”,承接资源外溢“借船出海”。
23.筑牢了实体经济的根基,挺起了经济发展的脊梁。
24.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25. “面子”和“里子”一齐要,“颜值”和“产值”同提升。
26.破解基层难题的金钥匙,提升改革攻坚的内驱力。
27.以“稳”的定力实现“保”,以“进”的作为实现“稳”。
28.做稳做大工业“基本盘”,助推跑出发展“加速度”。
29.按下工业经济 “加速键”,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
30.不找“减”和“降”的理由,要找“加”和“快”的条件。
31.向产业要动能,向创新要活力,向改革求突破。
32.把创造活力激发出来,把发展潜能释放出来。
33.下好改革创新先手棋,打好转型升级主动仗。
34.走出舒适区,深入矛盾区,破除守旧区。
35.从差距中看到潜力,从差距中寻找出路。
36.全方位地学,综合性地比,有方向地赶。
37.既靠经济“硬杠杆”,又靠环境“软实力”。
38.干别人没干过的,做别人做不了的。
39.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发展能级。
40.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