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同志们:
现在,我受X村本届党支部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是X村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X县委和X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我村时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X精神,以党的建设统领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铸魂强基,思想政治建设打开新境界。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全村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一是深化创新理论武装,政治判断力明显增强。支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X村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五年来,累计组织支部委员会学习、党员大会集中学习、专题研讨200余次。我们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及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赴X纪念馆、X先进事迹陈列馆重温入党誓词、接受思想洗礼,开展“弘扬X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了X村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丰富学习教育载体,政治领悟力持续提升。针对农村党员特点,我们创新学习形式,打造“线上+线下”立体课堂。开设“X夜校”和“田间课堂”,利用农闲、晚间组织学习;建立党员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编发“党建早餐”199期,举办夜学课堂15期,确保了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党员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五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形式的党员教育实践活动150余场次,参与党员3000余人次,确保了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三是强化学以致用转化,政治执行力有效夯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X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实际行动。围绕“X村怎么继续扛好改革大旗”、“乡村振兴如何走在前列”等课题,组织党员深入调研,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建议。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服务群众中当先锋、作表率,把学习成效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具体工作上,确保了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在X村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过去的五年,我们固本强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新提升。我们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组织体系更加严密,战斗堡垒作用凸显。圆满完成上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班子队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五年来按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20次,支委会60次,组织生活会5次,民主评议党员5次,党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增强。创新开展“七个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成功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放仪式。X村党委于20XX年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被X省委组织部授予“X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二是党员队伍活力迸发,先锋旗帜高高飘扬。严把党员入口关,注重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优秀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五年来,共发展新党员12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党员8名,致富能手和产业带头人5名,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组建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人居环境整治、重大活动保障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始终冲锋在前。五年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8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20余件。三是党建创新深化拓展,引领效能充分释放。首创并深化“大学生民兵连”建设,吸引优秀青年投身乡村发展。在全省率先完成党建引领信用村创建试点工作,为890户村民评级授信,累计发放家庭信用贷款XX万元,成功创建3A级信用村。创新推出“美德银行”,积分兑换引领文明新风,累计通报表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家庭302户,兑换积分价值3.5万元,相关经验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打更巡逻,村民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过去的五年,我们锐意改革,农村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我们始终牢记X村作为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的使命,坚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一是“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土地焕发新生机。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承包地“三权分置”,有序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目前,X村土地流转规模已超过8800亩,土地流转率稳步提升。这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进现代农业项目奠定了基础,促进了X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二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突破,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历史性转变。自20XX年首次实现集体资产收益分红以来,分红金额实现“四连增”,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XX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2023年,全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XX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有效盘活了村集体资源资产,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农村金融改革增效,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全省首家村级乡村振兴银行——X农村商业银行X乡村振兴支行在我村挂牌运营,围绕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项目和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乡村振兴贷”、“新农贷”等金融产品。截至目前,该支行各项贷款余额已达XX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X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全国首个村级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也在X设立,首期募资XX亿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
——过去的五年,我们聚力发展,乡村产业融合迈出新步伐。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立足X资源禀赋,初步构建了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核心、乡村旅游和培训教育为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一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基础支撑更加牢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引淮润岗”工程接近尾声,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题。与X农垦、北大荒集团等合作,建成生态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显著提升。X袁氏种业试验田喜获丰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效应凸显。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XX年的XX万元增长到20XX年的XX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XX年的XX元增加到20XX年的XX元。